如何辨别普洱茶叶底好坏(泡普洱茶用什么茶具)

一、普洱茶茶底鉴别

1、普洱茶茶底鉴别:看普洱茶叶底的嫩度,看普洱茶的色泽,看普洱茶叶底的匀度。

2、一般来说,嫩芽的含量多,叶形粗长的,茶品质会好。但不同产地的茶也会有区别。

3、观察叶片的嫩度,可以将叶片舒展开来看,也可以从叶片的软硬度来判断。讲叶片折叠后松手,叶片几乎不还原平整的叶,相对较嫩,要是松手后还原快,弹性好,茶叶就相对粗老。

4、嫩叶则不会不隆起,老叶的叶脉隆起。嫩叶的叶边缘圆滑,老叶会有锯齿状。如果你看到的叶底蜷成一团,只有小程度的展开,可能是制茶过程中温度过高,叶面绒毛掉落,这样的茶汤入口,甚至会感觉喉头干燥。

5、需要注意的是,一些揉捻较重的普洱茶,完全舒展后仍然会稍有卷曲,这都是正常的。冲泡后叶底很快开展,则大都是粗老的茶菁,条索紧结度不够,一般不耐泡。

6、优质普洱茶的叶底,叶肉厚软,叶面颜色呈青墨色,表面油润光滑,反光强,没有色泽黯淡之处。

7、如果叶底呈现为红梗红叶的现象,说明摊晾之前的运输过程中被“捂”着、摊晾过程中堆积太厚、摊晾时间不足、杀青过生、揉捻不到位等。叶底的色泽能非常直观地反应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优劣。

8、在看叶底的三个项目中,匀度是相对比较次要的。所谓匀度,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、大小、厚薄、整碎是不是比较统一。

9、这和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。有的茶农采茶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把抓,那么从叶底上反映出来的就是大大小小很不匀整。在加工时,有的茶厂把不同山头、不同批次采摘的茶不加辨别地混在一起加工,也会出现匀度很差的情况。匀度差,代表采茶做茶不严谨、不规范、不认真。

二、如何看普洱茶的叶底

一般晒青压制普洱茶(即生普),叶底新鲜饱满有弹性,用水冲泡后叶底不碎。拉伸不容易断裂。即使经过长久岁月的自然陈放,叶底已经从栗青色逐渐转变咸深栗色,这种特性依旧不会消失。而经过渥堆的普洱茶叶(即熟普),叶底呈现深栗色,而且缺乏弹性。用水冲泡后,叶底相对碎些。用手拉伸没有伸缩感。很容易断裂。只要取两类茶并置观察,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。

仓储良好的晒青压制普洱茶,刚出厂时的普洱茶叶底呈现栗青色,两三年后转成栗黄色,十五年左右的茶呈现栗色。而到了三十年以上,大约呈现栗红色,颜色继续转深的空间就有限了,不过转化的速度与仓储条件还是有关。

此外如果普洱茶一但受潮,其叶底就会转成栗色,后续转深的速度也会加快,而且色泽均匀。茶叶离开茶树后,就开始进入萎凋的程序,随着水分从茶叶叶面流失,叶脉的水分会先下降,转为黄色、红色,而后渐次延伸到叶面。这种现象,表现在晒青压制茶的叶底上,就造就了叶底色泽的局部不均匀。这种现象在采叶后直接杀青的绿茶上是不会见到的,烘青后的茶叶,叶底颜色偏绿,而且色泽比较一致。

普洱茶叶底的枝条,也透露出一些信息,检视叶底中第一叶与第二叶之间的枝条,如果浑圆饱满,长度不要太长,那么品质应该是比较好的。一般我们所谓的边境普洱茶,因为越南、泰国更接近赤道,气候比较炎热,茶叶生长的速度就比较快,内含物的密度就会减少,因此同样部位的枝条,一般而言比较长、比较细,而且经过蒸压后枝条会扁掉,形成凹槽。

三、如何分辨普洱茶茶底

1、浸泡后的茶叶(叶底),能真实反映茶叶原料的“本来面目”,通过分析叶底状况,不但能判断出茶品原料——茶青(鲜叶)的生长发育情况(如:是否生长旺盛、是否有病虫危害以及鲜叶的采摘特点等),更能看出制茶技术工艺的优劣。所以,在品评茶品时,评定叶底是必不可少的程序。

2、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,二是判别叶底的老嫩、匀整度、色泽以及开展与否,并观察有无其他杂物掺入。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(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)里,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、粘在杯壁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、干净。注意拌匀、铺开、揿平,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、色泽状况、是否均匀整齐、以及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。评叶底时,先用手指按揿(轻压),判断叶底的软硬、厚薄等,再看芽头和幼嫩叶片的含量、叶片卷摊、光糙、颜色及均匀度等。

3、优质普洱茶的叶底,应具备以下特点:

4、长、短、粗、细较均匀,断碎少,无茶末

5、长、短、粗、细较均匀,断碎少,无茶末

6、嫩黄带乳白色或黄绿色,无“花杂叶”

7、猪肝色(褐色),无黑色或靛青色茶条

8、叶质柔软,不硬翘(老茶叶质较硬)